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

大自然之中的舊佛堂遺址

風吹動著竹叢的聲音依稀在耳邊,奧修的說話聲伴隨著寧靜與週遭的聲響融合在一起,閉上眼睛,夜晚靜靜坐著聆聽奧修演講的影像及身體記憶便會浮現。

這個蛋型的靜心空間被樹叢、竹叢環繞,一旁的小塘、流水帶來唏唏蘇蘇的水聲,昔日的大屋頂以及側面的紗幔已經不見,直接暴露在大自然之中的白色大理石地面卻顯得更為明亮了。身體在此旋轉、舞動著,舊日、今日的影像重疊、消失,留下的只有移動中的覺知。

2002年6月離開印度之前,得知新佛堂啟用後它將被拆除,心裡除了不捨外,更擔心它整個空間都將被移作他用、甚至重建。因此2003年造訪時,內心充滿了緊張、渴望及期待,頗有近鄉情怯的心境,想要看看它的變化,再度置身它的懷抱,卻又擔心它失去了往日的迷人樣貌。

所幸,它的風采依舊,只是脫掉了外袍,與周圍的大自然更加融為一體,並且有了Buddha Grove的新稱號。

不論何時走進這裡,除了大樹、草花、藍天外,經常可以看見來這裡或坐、或躺的人,也許做做日光浴,也許打著太極、練著瑜珈,也許快樂的與周圍的一切旋轉飛舞,也許靜靜吃著早餐,一道綴飲自然美景,或是三三兩兩輕聲聊天、話家常。

沒有了屋頂,隨著季節的不同,頗能領略它的不同美感,不過也因為這樣,讓這裡所舉行的活動更加受到天候的限制。

雨季時,只有小雨在這裡跳舞;熱季,由於太熱,只能看見樹蔭下靜坐、賞景的人;唯有氣候最佳的涼季(大約從11月到3月),是各種活動最熱絡的時節,每天早晨七點半有氣功、太極或瑜珈等課程,九點十點左右蘇非旋轉,中午十二點則是舞蹈類靜心,一週一個晚上的蘇菲旋轉,以及滿月時的舞蹈靜心。

不管什麼時節,天空都有鳥兒、烏鴉飛翔著,而地上亦可見鳥大便、樹葉、竹葉和細樹枝,竹叢附近的地面甚至會有黏黏的竹液,地板的洗刷已不似舊時一天一次,樹葉的清掃仍然每日進行。雖然地面不再那麼潔淨,但是大夥兒卻不以為意地披肩或小地墊一舖,就在這裡待了下來。

靠近馬路這一邊,可以聽到rikshaw(印度三輪載客機車的稱呼)的哄嚨聲,聞到汽油味,但是,靠近capuchino bar這邊,就依稀可聞咖啡香了。

這個靜謐又生意盎然的空間,極受新來舊到的喜愛。對我來說儘管舊時活動、記憶已不再,新的生命卻已然展開,而「接受」能讓我們更全然地享受、體會當下的種種發生。我利用這個機會調整自己不要執著於過去,很高興能夠在此劇大改變後再度拜訪這裡,再次瀏覽舊時回憶,也讓自己有機會品嚐這個生命的新發生。

【寫於2004年春】

沒有留言: